区域性地质灾害防治

作者: 时间:2021-11-11 点击数:

【学术带头人】

刘之葵,博士/教授,博士生导师,“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”人选。主要研究领域为岩土灾害预防、岩溶工程地质。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溶勘察与基础工程委员会委员,桂林市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组副组长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和省部级项目4项,曾经担任过30余项岩土工程勘察、设计与施工工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。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,其中SCI/EI收录论文20余篇,出版著作6部(第一作者5部),授权专利8项,软件著作权2件,省级精品课程《岩土工程勘察》负责人,曾获广西科技进步奖2项,广西教学成果奖2项,广西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3项。

【学术骨干】

牟春梅   硕士/教授        硕士生导师

兰景岩   博士/教授        硕士生导师

李善梅   博士/讲师        硕士生导师

孙刚臣   博士/高级工程师  硕士生导师

张炳晖   硕士/副教授      硕士生导师

谢永雄   硕士/高级工程师

【方向简介】

针对广西地质灾害频发、危害严重的特点,开展广西地质灾害成灾机理及防治研究。通过研究诱发地质灾害的关键影响因素,揭示灾害孕育演化机制及其时空分布规律,建立描述地质灾害发生、发展及预警预报模型,提出了广西地质灾害的评价分析方法,并形成相应的防治技术。

【科学研究】

近三年来,该团队成员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,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;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申请/授权专利7件、授权软件著作权2件

【代表性成果】

针对国内现有的地质灾害治理设计相关规范,存在一些不合理或不够完善的地方。提出了暴雨作用下产生危岩的动水压力计算公式,并运用于广西危岩地质灾害治理设计中。在岩溶地面塌陷的稳定性评价和塌陷灌浆处理中,提出了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,以及“灌浆最大临界压力计算公式”和“灌浆最小临界压力计算公式”。研究成果被应用于地质灾害治理设计中,社会经济效益明显。


 Copyright©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. 广西岩土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